您当前所处位置: 米胖旅游网 > 三清山旅游 > 三清山旅游攻略 > “与蛇共舞”秀三清

“与蛇共舞”秀三清

http://www.mipang.com时间:2011-06-08  来源:米胖旅游网  点击:4489

全国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凭着对三清山的神驰我于2007年5月3日踏上了去三清山的旅途。

黄金周票很难买,提前二天买好5月3日1527次19点25分隔玉山的火车票58元,当日筹备好行李后赶往南站,火车于19点25分准时发出,因为是黄金周车厢内斗劲拥挤,在一路波动中火车于5月4日2点25分晚点了一个小时到了玉山。因为此行以经济为主,所以我也没找住宿,在车站等天亮。偶遇一当地考入厦门某年夜学的返乡投亲学生和她聊得很投契,她告诉了我当地的良多风土着土偶情,时刻过得很快,一会天就亮了,我请她吃过早饭后,我们道别,我座上6点半第一班去三清山的车,票价18元。2个小时后我来到三清山脚下,购票150元,和索道上行票65元并发了个索道侯车号410号给我。当我来到南山索道站时,哇人山人海,才上到35号,良多人3点就来排队了。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号码最早也要下战书一点才能上去,而且索道上行票也可以当下行票用,索道下行票55元。

无奈中只能选择爬山,我9点正起头爬山,因为前一天晚上没有睡觉,所以斗劲委靡,影响了爬山速度二小时后11点正我爬到了海拔1300多米的索道站出口,因为爬山的路风光很一般,到索道站出谈锋真正体验了三清山秀美的风光,二年前爬黄山时看到了云海,这一次三清山万里晴空一览众山小,二种气概都看到了,命运仍是很不错的。

首先游缆了万寿园景区看到了犀牛石、海狮吞月、鹤寿顶等形识和神识的山岳,感伤年夜自然的巧夺天工!出万寿园景区,过仙人指路峰在摩牙石刻处摄影留念。随后过一线天、子牙垂钓、南天雄狮、死活恋等,死活恋为二颗斜对的松树,一棵生一棵死,有意思。它让我想起黄山的连理松,不外黄山的连理松树龄长,这二颗斜对的松树树龄短。

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南清园景区,过杜鹃坡、入杜鹃谷看到了杜鹃王,蒲月初的三清山恰是山花浪曼时!一个字——美!随后我进入了三清山的焦点景点标识表记标帜性的司春女神巨蟒出山,如同不到外滩就不算到过我们上海一样,不到司春女神和巨蟒出山就不算到过三清山。首先看到的是司春女神,一股母爱扑面而来!女神祥和的端座保佑着中国人风气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看到了巨蟒出山,神奇的山岳就象一条巨龙暗示着中华的掘起!巨蟒出山景区前看到一条活的年夜蟒蛇,于是拿起蟒蛇和景点留念就有了我纪行的名称:)(捉蟒摄影20元)一路向下过浮图峰、玉皇顶、求丹台后来到了玉兔奔月,仍是一个字——美!

时刻过得很快下战书3点的时辰我来到了南山索道站,此次可以座索道了,不外人还长短常很是多!3个半小时后6点半我才又回到三清山脚下。再会了三清 !也祝三清山在今年世遗年夜会上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赶上7点去上饶的班车30元,9点半赶到上饶火车站,买好23点11分K512次的车票无座79元。待车,车准点到,无座很挤。于是找到餐车花30元买二份夜霄,斜躺在餐椅上歇息到回上海。5月5日早上5点半回到南站,7点抵家。完成了全国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的三清山之旅。

(我在三清)

(死活恋)

(三清仙山)

(司春女神)

(与蛇共舞)

相关旅游攻略

自驾出游日志DAY2

自驾出游日志DAY2
第二天,清晨8:30',沿着320国道道路走,往三清山几乎全是盘山公路,弯多路窄,沿途风景倒是不错,60KM路程到了三清山, 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我们登上禹皇顶1680米海拨,还有巨蟒出山,以及海拨1600的黄金海岸,漫步于阳光海岸之上,脚踏浮云,犹如遨游于仙境之间。放眼望去,远处高山石林等壮丽景观尽收眼底。当天二个字形容天气“高清”,由索道上落加游行程中共用了3个小时.沿着山路一直走从
      阅读全文»

暮春三清山

暮春三清山
三清山,被称为江南第一仙峰,由不得对它十分向往。   一路风尘,一路奔波,到了它的山脚下已是傍晚,天气晴朗,可以看到江南山峰的俊秀形态。虽然是暮春,但是山里夜晚的气候还是让我躲在了房间内,心里想着要早早睡觉,第二天一定早起一睹芳容。四月的江南,正值暮春初夏之际,三清山的天气犹如孩童的脸儿说变就变。第二日清晨的三清山蒙蒙大雾~~让我懊恼不已,不过站在山上极目四望,雾涌云回,朦朦胧胧,远处景致在云雾中
      阅读全文»

烟雨朦胧三清山 尽沾道仙灵气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玉山、德兴两县交界处。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由于长期地貌变化,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媲美。     烟雨朦胧季节,冒雨游三清山,虽未全识三清山之真貌,但在凄迷烟雨中
      阅读全文»